卫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卫辉市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工作计划的通知
卫政文〔2021〕18号
卫辉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卫辉市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工作计划的通知
市应急管理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卫辉市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计划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按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卫辉市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0日
卫辉市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
工作计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4号)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关于做好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新乡市局法规科)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河南省、新乡市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积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卫辉市中心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依法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的有序实施,对全市日常监管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及时排查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施处罚。促进全市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等重点监管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本质提升,确保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指标严格控制在新乡市下达控制指标以内,实现全区安全生产状况平稳有序。
三、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和执法工作日
(一)行政执法人员数量
我市应急管理局现有直接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执法人员10人。
(二)执法工作日测算
1、总法定工作日的确定(2500个工作日)
总法定工作日=国家法定工作日(全年天数-全年公休日数-国家法定节假日)×直接从事安全监管人数=(365-52×2-11)×10=2500个工作日。
2、非执法工作日的确定(710个工作日)
(1)学习。学习每人每周半天,合计0.5×10×52=260个工作日;
(2)培训。培训每人每年7天,合计7×10=70个工作日;
(3)病事假、法定年休假每人每年20天,合计20×10=200个工作日;
(4)参加党群活动。全年每人6天,合计6×10=60个工作日。
(5)机关值班。平均一人一月1次,合计1×12×10=120个工作日
3、其他执法工作日的确定(750个工作日)
(1)实施行政许可需占用0个工作日;
(2)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参考前三年事故起数及处理时间,需占用100个工作日;
(3)参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上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组织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需占用300个工作日;
(4)安全生产举报案件的查处,参考上年度举报案件处理时间,需占用100个工作日;
(5)开展机动执法,需占用100个工作日;
(6)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备案,需占用100个工作日;
(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需占用50个工作日。
4、监管执法工作日的确定(1040个工作日)
监管执法工作日=总法定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2500-710-750=1040个工作日。
四、企业基本情况检查安排
(一)重点检查安排
卫辉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矿山及安全风险等级较高工贸企业共计82家,2021年度对高危行业执法检查覆盖率达100%,检查频次为半年不少于一次。
(二)一般检查安排
工贸类企业共186家,2021年底对工贸类行业执法检查覆盖率不低于30%,检查频次为每年不少于一次。
五、监管范围
根据市政府“三定”方案中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市应急管理局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工矿商贸行业重点企业等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具体名单见附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长效监管措施。加强对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切实规范全市安全生产行为,不断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二)突出执法重点。明确执法检查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事项,将执法检查与开展专项整治、打非治违、重要时段集中整治等检查活动相结合,统筹安排,合力推进。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规范执法程序。要认真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执法工作,确保执法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准确和有序。
(四)强化服务意识。执法人员要切实增强为基层服务,为企业分忧意识,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营造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树立安全生产执法的良好形象。
(五)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落实执法工作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全面提升执法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落实到位。对有关部门和乡镇(园区)的综合监管检查结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评工作一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