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1月12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在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反馈我局开发管理科。
联系电话:0373-6365732
联系地址:卫辉市环境保护局开发管理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序号 |
建设 单位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卫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老孟姜女河(东湖-健康路)段清淤工程项目 |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东湖至健康路段 |
河南省金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主要对老孟姜女河(东湖-健康路)段进行清淤以及周边道路整治,总长1.3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行政路至建设路段:旧路加铺沥青1846m2,新建沥青路面1776m2,人行道2116 m2;DN600 混凝土排水管300m,DN500混凝土排水管50m,DN300混凝土排水管117m,配套雨水检查井17座,雨水口22个;单臂LED 灯9套;电力排管350m,通信排管340m;以及配套交通标志牌、信号灯等。 (2)建设路至工会路:旧路加铺沥青2248m2,盖板加铺沥青1652m2,新建沥青路面792m2;电力排管532m,通信排管524m。 (3)工会路至健康路:旧路加铺沥青1702m2,盖板加铺沥青1645m2,新建沥青路面780m2;电力排管532m,通信排管524m。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废气:(1)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现场保持一定的湿度,由专人负责洒水和场地的清扫。②施工物料放置在棚内,室外存放要用苫布遮挡。③使用封闭式运输车,运输中要用苫布进行遮盖,严禁车辆超载抛漏产生二次污染。④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现场配制砂浆,施工过程中使用商品混凝土。⑤施工场地设置围挡;临时堆土区铺设铺防尘网;施工场地临时路面硬化;设置车辆冲洗台;全面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污染防治措施。⑥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大风天气条件下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方案。⑦各项措施要名牌公示,建立举报监督制度及公布举报电话。(2)恶臭气体控制措施:①河道底泥清淤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通过提前告知附近居民关闭窗户,同时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运输工具进行遮盖,减少滞留时间。②底泥喷洒抑臭剂;③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及时运走淤泥,即清即运;④洒喷杀菌药剂;⑤注意做好施工工人的个人防护;⑥运输车辆采用封闭式车辆,并及时清洗。 2、废水:(1)项目租用附近居民区房屋为施工人员生活用房,不新建施工生活营地,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区域公共卫生间的化粪池进行处理。(2)车辆、设备冲洗废水经沟槽收集后,排入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处理后的水暂存于清水池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及再次冲洗,不外排。(3)涉水施工影响保护措施主要是①应选择枯水期施工;②清淤时,清干净,并及时外运。③河岸岸边不得存放土石碎块及其他杂物,防止放置河道盖板时落入河内。
4、固废:(1)施工产生的临时弃渣必须采用袋装收集、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不得在施工区内随意存放;(2)施工期工人生活垃圾按环卫部门要求运到指定地点;(3)施工前向指定的渣土管理所申报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处置计划,明确渣土的运输方式、线路和去向。 5、生态:(1)道路工程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集中堆存于临时堆土区,施工裸露面临时覆盖;施工结束后进行表土回覆、景观绿化。(2)在土方堆放周边设置袋装土拦挡,施工裸露面进行土工布覆盖。对道路一侧设置临时土排水沟。(3)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免雨季开挖,做好防排水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6、交通:①运输车辆通行路线应进行统一安排,有专人负责,避免居民上下班的高峰期进行运输。②施工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告示牌,说明工程内容、施工作息时间、竣工时间、联系人和投诉热线。③尽量缩短工期,减轻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河段的老孟姜女河为暗渠,河顶部全部盖板硬化,设置有雨水井。项目运营期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 |
|
2 |
卫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卫辉市城区防汛通道整治工程 |
河南省卫辉市中心城区 |
河南省金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主要对1.5公里东关排、1.5公里北关排和老城河、玉带河等排水通道进行改造疏浚,主要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护岸、防护网与道路桥梁工程。其中:清淤共约90000m³,石砌护岸共8200m,沥青混凝土道路共16400㎡,防护网8200m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废气:(1)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和雾炮,保持一定的湿度;②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区铺设铺防尘网、设置围挡;③施工物料尽量放置在棚内,室外存放要用苫布遮挡;④禁止使用水泥和石灰等粉状建筑材料;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⑤使用封闭式运输车,土方、砂石等物料在运输中要用苫布进行遮盖;⑥施工场地临时路面硬化;⑦设置车辆冲洗台;⑧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大风天气条件下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方案;⑨各项措施要名牌公示,建立举报监督制度及公布举报电话。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污染防治措施。(2)恶臭气体控制措施:①河道底泥清淤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通过提前告知附近居民关闭窗户,同时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运输工具进行遮盖,减少滞留时间;②底泥喷洒抑臭剂;③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及时运走淤泥,即清即运;④洒喷杀菌药剂;⑤注意做好施工工人的个人防护;⑥运输车辆采用封闭式车辆,并及时清洗。 2、废水:(1)项目租用附近民居为施工人员生活用房,不新建施工营地,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区域公共卫生间进行处理;(2)车辆、设备冲洗废水经沟槽收集后,排入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处理后的水暂存于清水池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及再次冲洗,不外排。
4、固废:①施工产生的临时弃渣必须采用袋装收集、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不得在施工区内随意存放;②施工期工人生活垃圾按环卫部门要求运到指定地点;③施工前向指定的渣土管理所申报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处置计划,明确渣土的运输方式、线路和去向。 5、生态:①道路工程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集中堆存于临时堆土区,施工裸露面临时覆盖;施工结束后进行表土回覆、景观绿化;②在土方堆放周边设置袋装土拦挡,施工裸露面进行土工布覆盖。对道路一侧设置临时土排水沟;③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免雨季开挖,做好防排水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6、交通:①运输车辆通行路线应进行统一安排,有专人负责,避免居民上下班的高峰期进行运输。②施工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告示牌,说明工程内容、施工作息时间、竣工时间、联系人和投诉热线。③尽量缩短工期,减轻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 |
|